新华社济南4月20日电(记者 徐金鹏、娄辰、席敏)土地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实践中,不少地方都把促成土地流转作为实现规模经营的唯一路径,但从记者在山东的采访情况看,或许有更好的规模经营实现方式。 记者在梁山县黑虎庙镇赵水坑村采访时,看到农技人员开着新式喷雾机在小麦地里打农药。喷雾机上横着一根六七米长的铁杆,上面绑着十多个喷头,一趟过去,可以打两畦地。赵水坑村仅有460人,其中的300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打工收入高,不少人因此耽搁了种地。 为了解决“无人种地”问题,当地探索了“土地托管”的种地模式,就是农户花钱购买专业服务组织的耕、种、收服务。记者看到的一份托管协议显示,梁山县寿张集镇徐坊村种粮大户徐新福将村北的200亩耕地交由寿张集镇供销合作社进行托管服务,合作社按商定意见提供农资,组织田间生产,徐新福负责各项服务的监督及正常生产秩序,及时向合作社支付农资款项和生产服务费用;收获的粮食归徐新福所有。 黑虎庙镇供销合作社共托管了27860亩耕地,涉及3个乡镇的36个村。合作社负责人李明东说,全部耕地由48个技术人员和70多个农机手耕种。土地规模经营后,宽幅精播、种肥同播等农业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粮食单产有了明显提高。 据山东省委农工办统计,以供销社、邮政系统为主,带动社会化服务组织,山东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近2000万亩,约占山东省耕地总面积的20%。 在村干部、农民看来,“托管”是比“流转”更好的规模经营方式。流转模式,土地经营权发生了转移,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农户不能收回经营权。托管服务模式,经营权还在农户手里,“托管服务组织只是打工的,农户才是说话算数的老板”。 基层干部认为,农民进城打工,未必都能在城市扎住根,“老家还有几亩地”就成了大多数农民的心理底线。“将来年纪大了,打工打不动了,回到老家,靠几亩地就能有口饭吃。没有这几亩地,这家人的基本生活就有问题。如果这样的家庭多了,整个社会也容易出乱子。”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的农户前些年把土地流转后外出打工了,当外面找不到活儿干时,只能回到村里,但是土地一时拿不回来,生活很困难。 另外,土地流转模式下,农户仅能得到一个定额的流转费,至于种什么、赚多少钱,和农户就没什么关系了。在托管模式下,农户花钱买服务,收获后不论赚多少,都是农户的。 在现实条件下,土地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短期内难以改变。土地托管服务的最大优势在于,既能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同时又不触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从长远看,可以为进城失败农户保留完整的退路。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扎西江措说:“随着农村公路的不断延伸,昔日风沙滚滚的土路、‘搓板路’变成了柏油路。如今,乡村古道上,驮畜的蹄痕、背夫拄杖的杵迹、乡间土路的踪迹,已被一条条农村公路所覆盖。”
3月5日,李大大总理所作的本届政府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改革创新的精神,倾注务实为民的情怀,被誉为接地气很给力的改革“答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连续用了六个“决不”,而且每次都掌声如潮,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履职尽责的信心和决心,振聋发聩,催人警醒。 “决不辜负人民的厚望”。在谈到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时,李大大指出,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要牢记责任使命,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担当,毫不懈怠,扎实有效解决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厚望。是啊,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除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权。面对困难和问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有牢记责任使命,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担当,毫不懈怠,正视问题,并扎实有效解决问题,才能不辜负人民的厚望。否则,遇到困难和问题绕道走,背离施政所向,则会遭到人民唾弃。政府工作报告中所阐述和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务实举措,既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落实,也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更是决不辜负人民厚望的砥砺前行。 “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在谈到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时,李大大强调,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毋庸置疑,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消灭贫困,就难以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充分彰显。扶贫开发,是国家战略,需要全党上下、全国上下和衷共济、合力共为,共同向贫困宣战,才能战胜贫困,使人人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现实。当然,“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不代表一下子就可以完全消灭贫困,而是要求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一着不让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国家的扶贫政策得以“精准落地”。 “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在谈到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时,李大大要求,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的职责所在,更是广大老百姓的殷切期盼。新型城镇化,必须坚决反对大拆大建,同时也坚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应该说,加强棚户区改造,是李大大总理的一贯主张。在创新城镇化管理和机制建设时,需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并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只会让老百姓骂娘。 “决不再反弹”。在谈到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时,李大大说,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实践充分证明,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但不能承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会给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带来巨大破坏。近期,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地方持续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人们期盼中央政府能够拿出坚决果断的措施,向落后产能项目说“不”。李大大总理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对于落后产能“真正做到压下来,绝不再反弹”,是责任状,更是死命令。 “决不姑息”。在谈到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时,李大大严肃指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腐败问题,祸国殃民。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党中央的一贯立场和坚决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带动了党风政风的极大好转,也对腐败分子造成了巨大震慑。但是,反腐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的复杂条件和形势下,腐败问题依然易发高发。李大大总理提出,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这绝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全党全国必须形成的共识。 “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在谈到维护世界和平时,李大大特别强调,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历史发展、时代进步,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挑战、风险甚至战争。但是,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让战争的灾难重演。这是对国际一切反华势力和敌对势力的严重警告。同时也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既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任何企图颠覆中国政权和破坏主权完整的行为,都是徒劳无益的。中国绝不称霸,但也决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进人类持久和平,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改革发展稳定,需要正能量的传播和发挥,绝不能有任何消极错误思想的存在和泛滥。李大大总理的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之所以掷地有声、催人奋进、发人深省,既有立党心顺民心的制度设计和措施安排,也有对一些消极思想、落后方式、错误观念的抨击和批判,是一份负责任的宣言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军令状,必将指导和带动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席大大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倪洋军)但另一方面,李大大强调,“放权不是放任”。他指出,对于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特别是侵害人民健康安全的事情,要坚决依法管好、管住。数据显示,创通票双色球最新预测半年多来,已有1800多家企业申请使用。之前,高新区每年有三四百家企业申请专利,创通票推出后,1200家企业借助创通票新增8000多件专利,呈现井喷式增长。
11月9日,正在约旦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安曼与约旦参议长拉瓦比德进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俞正声与拉瓦比德携手步入会场。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